3月12日下午,在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庞星火介绍了疫情高发国家入境人员集散点卫生防疫措施。
庞星火说,为做好境外输入人员疫情防控工作,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决定启用新国展为首都机场疫情高发国家入境北京的旅客转运集散地,用于经机场检疫后未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的低风险人群临时集散点,再由相关省(区、市)和北京市各区接转旅客。
为确保入境人员新国展集散点卫生防疫和转运工作有序开展,采取了分区管理,境外入境人员根据目的地分为北京及其他省市地区,北京地区按照16个区分别设立临时集散点;其他省市分别设立各省市临时集散点。各集散点要保持相对距离5米以上,工作人员通道与入境人员通道分开,由专人引导旅客有序进入集散点,避免人群密集。
北京市各区和各省区市工作团队建立健康监测制度,每日早晚对所有工作人员开展体温筛查、健康监测,询问有无发热、咳嗽、腹泻等症状,并做好记录。凡是发现有发热、咳嗽等症状的,要第一时间到驻地医疗点进行筛查,并及时离岗。
入境人员在离开机场海关前要进行健康申报及体温筛查,进入新国展集散点前要再进行体温筛查,各工作团队对辖区内的入境人员开展健康状况巡视,对有发热、咳嗽等异常健康情况的再次筛查体温,有异常的要送驻地医疗点进一步排查。各工作团队安排入境人员上转运车辆前要再次进行体温筛查,确保所有转运人员体温正常,无发热、咳嗽等健康异常情况。
新国展集散点从筹建到投用仅用14个小时,坚持“三分离”原则
今天下午,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上,顺义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禹学垠介绍了首都机场疫情高发国家入境北京旅客转运集散地外围防疫保障措施。
在多方努力下,14个小时完成从入场筹建到投入使用的全部工作,3月10日14点03分,集散点迎来第一批转运人员。 三天来,总体平稳、运行有序。
据介绍,新国展成立驻馆医疗点,设置1处医学隔离区、3处临时观察区,确保对集散点工作人员及入境人员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