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 Economy 》 > First left 908expect > Magazine catalogue > Main Body

经济|当前经济形势,看明白这些,才是真的懂!

root in 知产财经网 2020year First left 908expect Publication Date 2020年03月10日

最近一段时间,国内外市场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变化。CPI“破2”、调查失业率“破5”、人民币汇率涨波动加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放缓等引起了市场的担忧。

最近一段时间,国内外市场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变化。CPI“破2”、调查失业率“破5”、人民币汇率涨波动加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放缓等引起了市场的担忧。

物价是否会进一步上涨?未来就业形势如何?人民币汇率会不会持续大幅下跌,我国经济是不是真的“消费疲软”?……经济日报近期推出“经济热点理性看”系列评论,对这些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一一进行了解答!

当前经济形势,看明白这些,才是真的懂!

“7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2.1%。市场上出现了一些担忧和恐慌情绪,甚至有人预言通货膨胀会“卷土重来”——

CPI“破2”未改变物价保持温和上涨态势

7月份我国物价水平抬升,主要受季节性因素影响。从食品价格看,由于全国大范围出现高温炎热和暴雨天气,许多地区农产品生产和储运都受到了较大影响,导致鲜菜、鸡蛋、奶类、肉类食品价格明显上涨。应该看到的是,剔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涨幅为1.9%,连续3个月持平。

从最近一段时间的形势看,国内外市场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变化,特别是贸易保护主义加剧,国际商品市场、金融市场波动加大,不确定性显著增强,物价运行的利好和利空因素并存。

由于助推物价上涨的不利因素和削减物价上涨压力的有利因素相互交织,使得下半年物价运行局面变得相对复杂一些。但是,从宏观层面看,我国经济有望延续稳中向好态势,金融环境总体稳定,产业结构、消费结构升级步伐加快,新动能不断增强,这些因素决定了总供需将保持基本平衡。因此,我国物价保持温和上涨的态势并未发生改变,维持低通胀的概率大,不必担忧通货膨胀“卷土重来”。(CPI“破2” 通胀来了? 经济日报:不必过于焦虑)

“7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1%,比上月小幅上升了0.3个百分点。有观点认为,调查失业率“破5”会波及就业形势,甚至影响到全年就业目标如期实现——

调查失业率“破5”不改就业稳定大势

今年上半年,调查失业率保持低位,为何在7月份却出现上升?这与就业季影响密切相关。7月份是应届高校毕业生集中进入就业市场的季节,今年高校毕业生人数更是达到820万,创历史新高,就业总量压力不减。但从就业整体形势来看,释放出来的更多是积极信号。

单就失业率分析,今年1月份至3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分别为5.0%、5.0%和5.1%,4月份到6月份都低于5%,其中6月份为4.8%,是2016年国家统计局建立全国劳动力月度调查制度以来的最低水平。从数据上看,7月份确实比前一月出现小幅提升,但全国主要就业人员群体25岁至59岁人口调查失业率仍保持在4.4%的低位。

把视野再放大一点,国际劳工组织此前发布数据显示,发达国家和地区平均失业水平为6.6%,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平均失业水平为5.5%,全球平均失业率水平为5.7%。一般来说,7%的调查失业率可作为失业的预警红线。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城镇地区失业率水平既低于全球平均水平,也低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平均水平。

与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的年度目标相比,5%左右的调查失业率,仍处在充分就业范围之内。展望未来,经济持续平稳基本面不变,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的向好态势不变,将是就业形势保持稳定的“压舱石” 。(调查失业率“破5”不改就业稳定大势)

“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涨跌互现,波动加大。不少市场人士开始担忧,未来人民币汇率会持续大幅下跌——

人民币汇率波动不会扭转长期稳定趋势

无论从我国经济基本面看,还是从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来看,汇率短期下行主要是对即期国际市场动荡的一种反应,并不会扭转基本稳定的长期趋势。

目前,我国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实

In this paper, a total of4401Word,Continue reading for a fee

Log InAfter getting the purchased read permissions

Buy now

payment amount:¥1

immediate payment
张三
Share on twitter

previous posts: 中国经济的发展大势要这么看

next chapter:开卷|开学的消息来了!

Related report

comment

All comments
More